表面活性剂在很多精细化工生产中均有应用。在生产过程中所带来的表面活性剂污水处理难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在这类污水处理上,究竟有哪些方法能有效处理好表面活性剂污水呢?漓源环保带您一探究竟。
我们知道表面活性剂污水的生物毒性大,B/C值低,可生化性差,COD一般在几千到几万mg/L,有时可高达十几万mg/L。表面活性剂污水泡沫大,污染物质充分溶解在水中。目前表面活性剂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泡沫分离法、膜分离法和混凝+生化法等等。
在表面活性剂污水处理上采用吸附法时,常温下对表面活性剂污水用活性炭法处理效果较好,活性炭对LAS的吸附容量可达到55.8mg/g,活性炭吸附符合Freundlich公式。但活性炭再生能耗大,且再生后吸附能力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泡沫分离法是指向表面活性剂污水中通入空气,生成气泡,使废水中的LAS吸附于气泡表面上,升至水面富集形成泡沫层,除去泡沫层,将LAS从废水中浓缩分离出来的过程。但是泡沫分离对COD的去除率不高,只有50%左右,因此需与其他方法连用。
膜分离法指利用膜的高渗透选择性来分离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可用膜分离中的超滤和纳滤技术来处理LAS废水。当表面活性剂污水中的LAS主要以分子和离子形式存在时,用纳滤技术处理效果更好。
采用混凝+生化这种表面活性剂污水处理方法时,污水经格栅拦截杂物后进入调节池,由潜水泵提升到混凝反应池,无机混凝剂和有机絮凝剂由计量泵泵入提升管道与废水进行有效地混合,混凝反应器采用平推流式,反应渠的截面积逐渐增大以实现渐减混凝。然后废水进入沉淀池完成固液分离,清液在进入水解酸化池前视水质情况加碱调节到pH在8~9之间,经过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砂滤后出水。
以上四种表面活性剂污水处理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如果您对表面活性剂污水处理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下方漓源环保工程师。
本文为漓源环保小编整理的资料,如需要进一步了解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或获得定制方案:
请联系漓源环保工程师:辛工13580340580;张工13600466042

走进漓源环保 用专业打动每一位客户
漓源环保于2006年由5位环境工程专业的博士、硕士共同创立,是一家技术型的专业工业污水处理服务提供商;是高新技术企业;是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及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合作时间单位。公司领导及骨干均为注册环保工程师或注册建造师。长期致力于工业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技术开发、设计、施工、调试、运营管理等全程服务!

1.资质齐全
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证书、环境污染治理资格证书、高新技术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2.科班专业团队
每个项目均由十五年以上行业经验的注册环保工程师或建造师负责或支持。

3.技术支持
公司由环境工程专业的博士、硕士共同创立,与华南各大高校技术研发实践合作。



